首页 > 政策法规 > 经验 > 怎么加强企业信用审查,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审查审批效率

怎么加强企业信用审查,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审查审批效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5 02:39:53 编辑:企业信用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审查审批效率

提供近一年的对公流水和企业五证以及上下游合同和借款人的各项资料

如何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审查审批效率

2,如何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1、事前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 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目前我国企业需要在五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 ⑴ 客户信息的搜集和资信调查; ⑵ 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⑶ 客户信用分析管理; ⑷ 客户资信评级管理; ⑸ 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 2、事中管理--内部授信管理制度 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业在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随意性很大,销售人员或者个别管理人员说了算,结果往往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实践证明,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quot;间接管理"的状况。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应包括4个方面: ⑴ 赊销业务预算与报告制度; ⑵ 客户信用申请制度; ⑶ 信用限额审核制度; ⑷ 交易决策的信用审批制度。 3、事后管理--应收帐款监控制度 关于应收帐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进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制度化: ⑴ 应收帐款总量控制制度; ⑵ 销售分类帐管理与帐龄监控制度; ⑶ 货款回收管理制度; ⑷ 债权管理制度。

如何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3,如何把握小微企业信用业务调查审查要点

一、小微企业的概念 什么规模的企业才是小微企业呢?我国的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不同行业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较多的工业企业,涉农企业的标准都不一样,其中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农业企业为微型企业。二、小微企业的特征 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大中型企业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营规模小,家族式管理特征较为明显,且多为附属、配套类企业,议价能力弱,进销渠道不稳定,生存难度大。第二,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数据指标的真实性较差,因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难度大,造成取得贷款难度很大。第三,抵押物匮乏、难以取得保证担保,无法满足银行要求的担保条件。三、小微企业信用业务的调查和审查重点 作为社区型零售银行,我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中小企业客户,因此针对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对我们的授信调查和审查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们应该拿出与大中型企业不同的调查和审查方法,客观、真实、准确的反映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控制住实质性风险,有力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应着重从“经营现场调查、实际控制人审查、查看相关资料”三方面入手,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小微企业的全貌。(一)经营现场调查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必须亲自到借款企业的经营现场进行调查,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包括办公场地、厂房规模、车间设施、机器设备的开工率、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库存是否合理是否有积压等情况,甚至车间是否有防火设备等细节情况,从而能够判断出企业经营是否正常、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后劲。现场还要对产品进行考察,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有科技含量,有没有附加值,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是否有注册商标,抑或是产品是否是为大型知名企业做配套,来判断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判断企业的生存周期。(二)审查实际控制人一般来说,小微企业的显著特点是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往往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对这类企业最重要的是对实际控制人还款意愿的调查和判断,重要性甚至超过对其还款能力的调查。首先,客户经理要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分析判断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并预先掌握实际控制人的一些基本资料,如学历、简历等,对综合素质有个初步判断,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一定要亲自与实际控制人进行交谈,调查了解其创业经历、从事本行业的时间、经营情况、本次贷款的目的等,从交谈中判断其从业经验、经营管理经验、对企业的掌控程度、对企业未来发展是否有规划等信息;最后,可通过业界口碑,结合查询其征信记录,综合判断实际控制人的持续经营的能力和还款意愿。(三)审核相关资料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不太健全,一般没有审计报告,我行应遵循“到户调查”和“眼见为实”原则,通过现场查看相关资料,如会计凭证等,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客户的经营能力、上下游客户情况、不良记录等全方位信息。同时,不机械考察客户的财务报表,特别是针对生产型、外贸型小企业,除了解财务报表外,更重要的是看另外三个表:水表、电表、纳税申报表。第一,现场查看水、电费的缴费凭证,调查缴费数据是否连续、是否与企业的经营规模相匹配,可通过企业的设计产能、实际产能、单位耗水耗电量等数据来分析,通过上述内容侧面印证企业近三年经营活动是否正常;第二,一般纳税企业需提供纳税申报表,结合现场查看“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上报税务机关的数据(没有防伪税控系统的企业,可通过企业的国税、地税电子报税系统查询),客户经理可通过分析企业近12个月的各月销售额,能够得到较为真实的企业经营收入数据。对外贸型企业还可通过海关报单,海关进出口地数据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进销情况。第三,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传票,客户经理在现场可随机抽取查看,通过传票可印证企业的上下游主要客户及结算方式、企业是否按时纳税、企业是否存在罚款等不良记录等。对于没有自有经营场所的企业,还应查看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关注租赁期限是否一年以上、租金是否合理可承受,可从硬件方面反映其经营的可持续性。(四)担保方式的选择“押品”也就是指担保方式,对于生产型小微企业优先接收易变现的抵质押物及有实力的企业担保;对商贸流通型小微企业,首先接受易变现的抵质押物,其次是专业担保公司担保,再次是有实力的企业担保。如果是科技型小微企业,还可以考虑接受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关键取决于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此外,一定要追加法定代表人、股东、实际控股人的个人无限连带保证责任。通过以上差异化的调查和审查方式,多方位多角度的验证小微企业的资信情况和还款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银行和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对于信用良好、具备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给予信贷支持了。(授信审批部 陈楠)
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告诉我,审查一个企业的财务情况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先看该单位的财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债权、债务看企业的往来账务。调阅相关资料,如果长期某些客户、供应商在很长时间一直保持同一数据的往来账,则该企业有接受虚开发票的嫌疑等。2、收入是否真实反映,什么时候反映收入?以此来核对库存商品是否与账面相符,如不符则有未反映收入或者推迟反映收入、虚开发票等现象。3、查看与存货有关的装卸运输费用,细看该费用与库存商品、销售收入等之间的关系。4、期间费用的支出,是否符合几个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费用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客观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如何把握小微企业信用业务调查审查要点

4,如何加强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

一、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般由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信用管理专业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组成。 (一)信用管理决策机构。这一机构主要由企业经营层中的有关成员组成。决策机构应聘请部分熟悉进出口业务及相关的法律业务工作者、涉外中熟悉结算的行家、有关涉外部门的专业工作者参加,以提高决策质量。决策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审查批准企业的信用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审批高风险的大额交易事项;审批处理重要信用风险事项的处理方案等。 (二)信用管理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信用管理的成功经验,在企业内部设立信用管理的专职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客户资信的、分析、评估,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负责建立、管理企业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制订企业的信用政策;审查业务部门与客户签订的合约;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对应收帐款进行跟踪监控和追收等。 (三)业务部门。企业的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业务部门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认真执行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各项规定,还必须积极配合、支持信用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时、主动地向信用管理部门报告、反馈有关信息。 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约束机制 (一)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 1、在授权批准控制中突出对外签约和使用资金两大环节。对外签约是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基础,对外签约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项业务的信用风险程度,而资金付出事项中有很大一部分,如预付定金、预付货款、交纳信用证开立保证金等业务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原则。其中,风险较大的签约或付款必须经过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层批准。 2、在职务分离控制中突出信用部门的制约作用。目前,许多外贸企业存在着某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由某一业务人员包办的现象,这就使本来属于企业财富的客户和订单大量的被个人所拥有,一旦这些业务人员恶性"跳槽",不仅可能使企业的订单和客户流失,而且会严重影响由其经办但尚未了结的交易的正常进行特别是货款的正常回收,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外贸企业应高度重视发挥信用管理部门在职务分离控制中的制约作用,其要点包括: 业务部门或人员所涉及的客户应由信用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信用档案;未经信用管理部门的审查确认,业务部门不得对外签约;未经信用管理部门审查确认,企业不得采用D/P.D/A,O/A等结汇方式;对信用证项下的业务,未经信用管理部门对信用证的审查确认,业务部门不得备货、发货。 3、在业务程序控制中强化信用风险控制环节。业务处理程序因企业而异,但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几个环节应作为业务处理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加以规定: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资信情况及与客户相关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交易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财会部门对交易事项的进行核算;信用管理部门对企业拟与客户签订的进行审查确认;高风险的交易事项、重大风险事项的处理方案应经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审查批准;信用证项下的交易,应由业务、财务、信用管理部门对国外来证加以审查;由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信用管理部门对应收帐款采用恰当的方式追讨。 4、在管理制度控制中充实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充实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容,包括:客户资信调查分析制度;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风险交易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信用付款方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应收帐款管理制度; 等等。 (二)在内部责任制中加大对信用风险责任考核的力度。 1、有效设定和合理分布信用风险的防范责任。企业应明确规定信用管理决策人员、信用管理专职人员、人员、财会人员等相关的信用风险责任人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并采用必要的和经济手段来促使这些人员认真履行职责。 2、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在对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的考核中,应设置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指标,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逾期应收帐款控制比例。 3、在责任中实行收付实现制原则。即在考核业务部门或业务人员的业务业绩时以货款到帐作为确认业务收入实现的标志。 4、在应收帐款管理中引进利率杠杆。在考核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经济指标时,对规定的信用期限内的应收帐款占用,可不计息或实行优惠利率;对逾期应收帐款,则按较高的利率计息,逾期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5、试行内部信用风险准备金制度。对信用风险承担者收人中超过企业职工平均收入 (亦可另行确定一个适当的基数)以上的部分,按超率累进的办法,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其所有权不变。在企业确定的一定期限内(如3年或5年),如发生属于个人责任造 成的坏帐净损失,则以风险准备金抵补;如未发生损失,期满后,将风险准备金退还个人,并按银行同期同档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三、注重风险报酬,完誓信用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外贸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企业的风险承担者不仅面临着经济责任的压力,在精神上、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此,外贸企业在制订内部分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外贸企业的特点,对风险承担者给予必要的风险报酬。风险报酬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对企业的风 险决策人员、信用管理专职人员、与信用管理相关的其他管理人员如财务部门的有关人员可采用结构工资的形式予以体现,即将这些人员的工资分解为若千部分,风险报酬则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且比重不宜过低,而这一部分报酬的实际取得则应根据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指标的考核结果加以确定。又如对直接从事购销业务的人员采用见利提成分配办法的,可将交易事项按其信用风险程度分为几个档次,其信用风险程度愈高,则分成比例愈高。又比如,对一些高风险的特殊交易事项,可实行单项风险抵押经营,即由与此项交易相关的信用风险承担者向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风险抵押金,交易成功后,除退还风险抵押金外,将风险抵押金视同风险,从该项交易的盈利中划出一部分作为风险投资的相应报酬,其水平可数倍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如因个人责任原因形成信用风险损失则以风险抵押金抵补。 四、建立内容全面反应灵敏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完整、及时的信息,不仅是提高决策质量、从源头上信用风险的基础,也是及时发现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便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的必要条件。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可包括若干子系统,但从内容上看,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与事前控制相关的信息,如客户资信情况资料、客户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关信息、有关中间机构的相关信息、与本企业主营商品相关的国际及国内市场行情等;二是与事中控制相关的信息,如业务进行过程中各环节的实施状况、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客户及相关中间机构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等;三是与事后控制相关的信息,如人的财务状况变化情况、债权特征的变化情况、债务追讨的进展情况等。
我是来看评论的
文章TAG:怎么加强企业信用审查怎么加强企业

最近更新

政策法规排行榜推荐